第61章 “三妇艳”集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“三妇艳”集注

  

   推荐BGM:

  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mA4y1f7V2

  

   “三妇艳”原本是指乐府古辞《相逢行》、《长安有狭斜行》的结尾部分,写官宦人家家中三个儿子的三个儿媳和其他家人和谐相处、天伦之乐的场景,一般认为“艳”本是曲调名,非“妖冶艳丽”义。后来南朝宫体诗、艳体诗兴起,于是流行以“三妇艳”为题,旧瓶装新酒,咏妻妾姬妓之艳,尤其喜欢用大妇、中妇来衬托小妇,写丈夫喜新厌旧,独宠小妇。后世辛弃疾的 《清平乐·村居》则写百姓宠爱自家小儿子。俗话说“皇帝重长子,百姓爱幺儿”——皇帝一般需要长子继承皇位,所以器重长子;百姓则往往偏爱幺儿幺女。即便是独生子女的年代,四川仍然流行爱称自己孩子“幺幺”。所以我说炼铜就是人的天性、本能,非要标记为十恶不赦,属于是逆天而行。(至于“度”的问题和历史,可参考拙作《炼铜术士对《礼记·乐记》的独特注解》后记部分。)

   [uploadedimage:14518026][uploadedimage:14518025][uploadedimage:14518027]

  

   汉乐府《相逢行》:“……大妇织绮罗,中妇织流黄,小妇无所为,挟瑟上高堂。丈人且安坐,调丝未遽央。”

   (又作“调丝方未央”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》南朝梁·刘孝绰:“大妇缝罗裙,中妇料绣文。唯余最小妇,窈窕舞昭君。丈人慎勿去,听我驻浮云。”

   (遏云和绕梁、裂帛等一样,常用于形容歌声动听,典故略。“窈窕”可参阅拙作《“窈窕”新解》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》南朝梁·沈约:“大妇拂玉匣。中妇结罗帷。小妇独无事。对镜画蛾眉。良人且安卧。夜长方自私。”

   (“丈人”原本可能是指老丈人,后来被理解为丈夫,这里直接改成了“良人”,指恋人或丈夫,让他“夜晚很长,慢慢享受”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》南朝梁·王筠:“大妇留芳褥,中妇对华烛。小妇独无事,当轩理清曲。丈人且安卧,艳歌方断续。”

  

   《三妇艳词十一首》南朝陈·陈叔宝:

   “大妇避秋风。中妇夜床空。小妇初两髻。含娇新脸红。得意非霰日。可怜那(哪)可同。

   (霰,白色不透明球形或圆锥形的固体降水物,俗称雪珠、雪子、雪糁。此处可能是取霰见日易融化之意,写小妇年华正好,娇小可爱,如雪未化,所以与“避秋风”、“夜床空”的大妇、中妇不同,夜夜笙歌,被夜夜宠幸,非常得意。又,“流霰”喻指“流泪”,也可能是说小妇还没有到独对红烛空垂泪的时候。)

   大妇西北楼。中妇南陌头。小妇初妆点。回眉对月钩。可怜还自觉。人看反更羞。

   大妇主(乐府作弄)缣机。中妇裁春衣。小妇新妆冶。拂匣动琴徽。长夜理清曲。馀娇且未归。

   大妇妒蛾眉。中妇逐春时。小妇最年少。相望卷罗帏。罗帏夜寒卷。相望人来迟。

   大妇上高楼。中妇荡莲舟。小妇独无事。拨帐掩娇羞。丈夫应自解。更深难道留。

   (可能是说丈夫本来想“雨露均沾”,但在小妇这里逗留太久,大妇、中妇已经不在房间了。小妇拨弄床榻帏帐掩盖娇羞,希望丈夫整夜留下来,但又怕被旁人知道自己挽留丈夫,被闲话不让丈夫“雨露均沾”,所以“更深难道留”。顺便一提,一些学者认为古人的日常作息是日落而息,睡到半夜起来一下,然后又继续睡,今天倡导的八小时连贯睡眠可能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,仅供参考。)

   大妇初调筝。中妇饮歌声。小妇春妆罢。弄月当宵楹。季子时将意。相看不用争。

   (伯仲叔季,季的意思就是最小。大概就是说大妇、中妇知道不用争了,都看向小妇,小妇最小,该她被宠幸。时,时不时。将意,表达心意,这里可能是说偷偷看一眼丈夫,眉目传情。)

   大妇爱恒偏。中妇意常(乐府作长)坚。小妇独娇笑。新来华烛前。新来诚可惑。为许得新怜。

   (为许,为此,因此。)

   大妇怨空闺。中妇夜偷啼。小妇独含笑。正柱作乌栖。河低帐未掩。夜夜画眉齐。

   (比喻很多,慢慢感悟。)

   大妇正当垆。中妇裁罗襦。小妇独无事。淇上待吴姝。鸟归花复落。欲去却踟蹰。

   大妇年十五,中妇当春户。小妇正横陈,含娇情未吐。所愁晓漏促,不恨灯销炷。

   (春户,开怀春之门户,可能是指女子初潮。古代女子一般十四左右才初潮。春宵苦短,儿女情长。)

   大妇酌金杯,中妇照妆台。小妇偏妖冶,下砌折新梅。众人何假问,人今最后来。

   (大意:三妇陪酒、表演歌舞,小妇因为去台阶下面折新开的梅花而姗姗来迟。)”

  

   《三妇艳》南朝陈·张正见:“大妇织残丝,中妇妒娥眉。小妇独无事,歌罢咏新诗。上客何须起,为待绝缨时。”

   (为待,等待。绝缨,扯断结冠的带。据 《韩诗外传》卷七载: 楚庄王宴群臣,日暮酒酣,灯烛灭。有人引美人之衣。美人援绝其冠缨,以告王,命上火,欲得绝缨之人。王不从,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,尽欢而罢。后三年, 晋与楚战,有楚将奋死赴敌,卒胜晋军。王问之,始知即前之绝缨者。后遂用作宽厚待人之典,也用以形容男女聚会,不拘形迹。此首可能是写主人用家里歌伎招待客人,客人按捺不住,不等诗歌环节结束就起身了,于是主人说不用起身,等诗歌环节完了歌伎自会过来服务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诗》南朝宋·刘铄:“大妇裁雾縠,中妇牒冰练。小妇端清景,含歌登玉殿。丈人且徘徊,临风伤流霰。”

   (“小妇端清景”可能是说小妇的眼瞳映出了明月清影,又或者其他类似的意思。丈人听到清婉稚声,临风徘徊,伤心流泪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诗》南朝齐·王融:“大妇织绮罗,中妇织流黄。小妇独无事,挟瑟上高堂。丈夫且安坐,调弦讵未央。”

   (直接用乐府原句改写数字,用调琴比喻调情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诗》南朝梁·昭明太子:“大妇舞轻巾,中妇拂华茵。小妇独无事,红黛润芳津。良人且高卧,方欲荐梁尘。”

   (“梁尘”仍然是形容歌声的,典故略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诗》南朝梁·吴均:“大妇弦初切,中妇管方吹。小妇多姿态,含笑逼清卮。佳人勿馀及,殷勤妾自知。”

   (清卮,劝人饮下的一杯清酒。馀及,很罕见的一个词语,可能意思是“额外的追赶、抓逮、触碰”。不需要额外示意,姬妾自知殷勤侍奉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》唐·董思恭:“大妇裁纨素,中妇弄明珰。小妇多姿态,登楼红粉妆。丈人且安坐,初日渐流光。”

   (明珰,“耳著明月珰”的省略语。初日渐流光,可能是说小妇嫁入家中时日尚短,而这段时间每天都流光溢彩。)

  

   《三妇艳》唐·王绍宗:“大妇能调瑟,中妇咏新诗。小妇独无事,花庭曳履綦。上客且安坐,春日正迟迟。”

   (花庭曳履綦,在花庭留下自己的仙踪芳迹。)

  

   《三妇诗》唐·权德舆:“大妇刺绣文,中妇缝罗裙。小妇无所作,娇歌遏行云。丈人且安坐,金炉香正熏。”

  

   《三妇艳》明·纪坤:“大妇鸣夜杼,中妇营晨炊。小妇日高起,傅粉调臙脂。婉娈丈人前,借问怜者谁。”

   (小妇在丈夫面前撒娇,还问他觉得谁最可堪怜爱。)

  

   《长安有狭斜行》南朝梁·简文帝:“……大妇舒绮絪,中妇拂罗巾。小妇最容冶,映镜学娇嚬。丈人且安坐,清讴出绛唇。”

  

   《长安有狭斜行》汉·徐防:“……大妇缣始呈,中妇锈初营。小妇多姿媚,红纱映削成。上客且安坐,胡床妾自擎。”

   (可能是将尾句“丈人”改成“上客”的鼻祖。)

  

   最后,我也忍不住想要仿写一首,兼咏新冠疫情,供诸位一笑:“大妇脱口罩,中妇奉汤药。小妇多咳嗽,昨夜刚高烧。阳康未必痿,见幼自雄起。”

  

   2022年12月24、25日。

  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